

圖. 2 葉子形狀會影響象鼻蟲的捲葉行為。a. 捲葉象鼻蟲造巢行為的分解動作。b. 醜葉(Isodon umbrosus)。c. 左為醜葉,右為美葉(Isodon trichocarpus)。d. 捲葉象鼻蟲(Apoderus praecellens)。e. 雌蟲處理葉子並且產卵中。f. 捲葉巢製作完成。g. 蟲巢已掉落後的醜葉植物。 本圖引用自Nature Plants volume 5, pages959–964(2019)
的Fig. 1
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食物不好吃昆蟲不愛吃,這樣的例子發生在很多會製造植物鹼的植物體上。因為苦澀難嚐的味道,或是誤食後的毒理反應,都再再趨避食草昆蟲攻擊植物。
但是葉子形狀的美醜也會影響到昆蟲的取食偏好嗎?這樣的大自然案例最近被科學家發現。捲葉象鼻蟲是一種相當可愛有趣的甲蟲,蟲媽媽會把植物葉子捲成一管紙捲當作育幼搖籃,然後在葉捲裡面產下蟲卵,孵化的幼蟲就會以這捲葉子當作童年食物,直到長大成蟲(圖 2)。
日本學者發現象鼻蟲在選擇適合葉子做搖籃時,會特別選擇葉型較完好且沒有深裂缺刻的。剛好在一地區同時有一對相近的香茶菜屬的植物,一種葉子的葉緣兩側有深深的裂痕(我們在這主觀的簡稱醜葉),另一種沒有(簡稱美葉)。學者們發現蟲媽媽通常喜歡選擇美葉上做搖籃,不太喜歡醜葉,並且好奇其中機制。
所以他們做了一系列的操作型行為實驗,發現蟲媽媽的決定不是因為美葉比較營養,而是因為葉形較完整。所以他們也把美葉剪成和醜葉一樣有兩道大裂痕,發現蟲媽媽真的就不太喜歡這種葉子當搖籃。學者們進一步推測是因為醜葉的形狀不利於搖籃的製作,因為在巡視葉子的時候,很難評估要從哪裡開始捲,才能捲成漂亮的搖籃,所以為了省掉煩惱,就偏好找美葉當作育幼搖籃的材料。
這樣例子告訴我們,在長久的適應演化中,植物也可能會利用其外觀形狀來趨避昆蟲,減少被取食的機會。這樣的概念可以啟發我們去思考設計新型的農作害蟲防治方法,
或許只要稍微修剪葉菜的葉子,就可以簡單地減少某些害蟲的危害。
🎬好奇象鼻蟲如何製作搖籃嗎?請看影片👇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9R7hNJbceA
📖參考文獻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77-019-0505-x